毘缽舍那(Vipassana, 內觀)是由釋迦牟尼佛所傳下。在阿育王時期,由須那迦(Sona)及鬱多羅(Uttara)二位尊者傳至緬甸。在佛之後五百年,內觀法的寶貴傳承已從印度消失。但在緬甸這個國家卻在一系相承、全心奉獻中保存下來。一代接著一代在印度失傳的純淨正法得以保存,並傳至二十世紀初當時著名的大師雷迪。一九六九年葛印卡老師將內觀法反哺印度,其後更傳遍世界各地。
雷迪大師可算是當時最傑出的佛教人物。近年來凡是接觸到正法的人,都要深深感激這位崇高博學的比丘。對於傳統內觀修行的復興,使出家人與在家人都較容易接觸到內觀,他的功不可沒。除了他的教誨之外,準確清晰深入的學術研究,也對正法的實證有很重要的影響。一九一一年時,雷迪大師的學者名氣與靜坐老師的名氣越來越大,連當時統治緬甸與印度的英國政府都授予他-Aggamaha-pandita(最偉大的學者)的頭銜,他也獲得仰光大學文學博士的學位。
烏鐵(U Thet)過著平和、自足的家庭生活直到一場霍亂重創他所住的村莊。烏鐵的兒子與年輕的女兒以及許多親朋好友都不幸過世。他深受打擊,為了能掙脫悲傷,他離開村莊,追求超越死亡之道。他接受建議向雷迪大師學習,並追隨雷迪大師七年之久。雷迪大師建議他要努力精進,鼓勵他教導靜坐。他後來回到他的村莊設立了一個小型內觀中心,成為當時罕見的在家居士內觀老師。他將內觀傳授給社會各階層的人三十年,到了一九四五年,七十二歲時,完成了教導數千人的目標。
出身於家境小康、住在工人區的家庭,在1948年成為緬甸獨立後第一任主計長。接下來二十年,他在政府擔任了各種職務,很多時間兼任兩種以上相當於部長級的職位。他曾經長達三年兼任三個部長的職位。還有一次兼任四個部長,為期一年。他在1937年成為鐵吉老師的內觀學生,之後開始在政府主計室教授靜坐。一九五二年,於仰光成立國際禪修中心(I.M.C),在繁忙的公職和照顧一個大家庭的責任之外,同時教授內觀給許多緬甸人與外國學生。
祖籍印度出生於緬甸的葛印卡早年就獲得成功和社會地位,他不僅是工商界的領導同時也是印度社群的領導人。但這些成功並不能帶給他內在的平靜。這使得他在1955年開始向烏巴慶老師學習內觀,並接受長達十四年的指導。烏巴慶老師雖然無法親身離開緬甸,但卻深信“內觀的警鐘”已經響起。他建議葛印卡將內觀法帶回起源地-印度。葛印卡於1969年移居印度並開始傳授內觀,從那開始內觀傳遍世界各地;他在全世界指派了許多老師接續此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