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常

內觀研究所

 

變化是一切事物的本質。不論是有生命的或無生命的,有機物或無機物,我們都無法標示為「恆常」。即使我們對事物貼上「恆常」的標籤,它們也會蛻變。佛陀通過自身內在的直接經驗,了解到生命的核心真理,宣告:「無論有沒有覺悟者住世,這都是堅實不變的真理法則:一切因聚合而生的(formation,即saṅkhāra)都是無常的、苦會生起,而且沒有實質的本體」。無常(anicca)、苦(dukkha,不圓滿)、無我(anattā)是一切有情眾生共通的三個特性。

對於內觀的修習來說,無常(anicca)法則最為重要。作為靜修者,我們直接面對自身的無常變化,讓我們理解到,我們無法控制[無常的]現象,任何試圖去操控它的行為都一定會帶來痛苦。我們因此學習發展捨離、接受無常,對變化抱持開放的心態,這讓我們能在生命所有的起伏變化中,愉快地生活。因此佛陀說:

「對於體驗到無常的人來說 … 非實體的體驗會呈現。當體驗到實體並不存在,我見就會被摧毁。結果是,此生即可得到解脫。對無常(anicca)的理解能讓人自動掌握對無我(anattā)及苦(dukkha)的領悟。明白這些真理的人,自然會走向遠離痛苦的道路。」

由於無常法則 (anicca) 至關重要,難怪佛陀對追求解脫的人一再強調其重要性。在講述內觀法的主要經典《大念住經》(Mahā Satipaṭṭhāna Suttanta)中,佛陀描述了禪修習的各個階段,在任何情況下都必定會達致以下的體驗:

「(靜修者)持續不斷地觀察生起的現象 … 持續不斷地觀察滅去的現象 … 持續不斷地觀察生起和滅去的現象。」

我們不但要從周遭事物和身體內顯而易見的表相去認識無常,我們還要必須學習觀察每一個瞬間,我們自身在不斷變化的微細實相;我們所迷戀的這個「我」是一種不斷變化流動的現象。通過這個體悟,我們能輕易地從自我意識(我見)與痛苦中脫離出來。

佛陀在另一個場合說:

「… 眼根是無常的,一切無常的都是苦(即dukkha,不圓滿),一切苦的都是非實質的。非實質的東西不是「我的」,不是「我」,不是「我自己」。這就是如何如實地以智慧看待眼根。」

同樣的方法適也用於耳、鼻、舌、身、意,涵蓋一個人所有的感官體驗。

佛陀接著說:

「看到這一點…已受教導的聖弟子對於眼耳鼻舌身意(即所有的感觀存在)生起厭離。厭離,所以不會生起貪愛。不生起貪愛,所以得到解脫。得到解脫,所以有解脫知見(自知已得解脫)。」

這段經文中,佛陀將聽聞[而得來的智慧]與通過親證(親身體驗)而得來的智慧作了明確的區分。已受教導的(sutavā多聞者),即曾聽聞法(Dhamma)的人,並在信仰上或在理性上接受它。但這種接受不能讓人從痛苦的輪轉中解脱,要得到解脫,必需親見實相,必需在自身中直接體驗。這就是內觀靜禪修之功用。

要理解佛陀的特殊貢獻,我們必須將這兩者的差別謹記於心。佛陀關於實相的開示,在他之前及當時的印度都有人提過。佛陀沒有發明無常、苦、無我的道理。佛陀的獨特性在於他找到一個方法將聽聞的道理提升為實際的體驗。

在相應部(Saṃyutta Nikāya)的婆醯迦經(Bāhiya Bahiya Sutta)中,顯示了佛陀特別強調這個教導。經中記載了佛陀與婆醯迦的相遇。婆醯迦是一位靈性道上的追尋者,流浪的行者,他不是佛陀的弟子,但他向佛陀尋求指導。佛陀以問話來回應他的問題:

「婆醯迦,你認為眼根是常還是無常?」
「是無常,尊者。」

「既是無常,那會導致痛苦還是快樂?」
「會導致痛苦,尊者。」

「那是否能將無常、導致痛苦並且本質上不斷變遷的事物當成是『我的』,是『我』,是『我自己』?」
「當然不能,尊者。」

佛陀接著問婆醯迦有關色塵(眼睛所看到的對象)、眼識(眼睛認知的部分)及眼觸的問題。關於每一項,婆醯迦皆同意都是無常、苦、無我。雖然他不是佛陀的弟子,但他也接受無常、苦、無我的事實。可見在當時,根據經典的記載,這樣的觀點並不只局限於佛陀的教導。

當然,對於婆醯迦與其他人而言,無常、苦、無我只是概念而已,巴利文稱作mañña 。佛陀向這些人,指出了一條超越信仰與哲學的道路,直接體驗自身無常、苦、無我的本質。

那麼,他所指出的是什麼道路?佛陀在梵網經(Brahmajāla Suttanta)中提供了解答。在列舉了當時所有的信仰、主張和觀點後,佛陀宣告他所知道的遠遠超越了所有這些觀點:。

「因為已經如實地體驗到感受的生滅,對感受的貪愛,感受的危險,以及從感受中解脫。喔!比丘們,覺悟者已經出離,並得到解脫。」

這裡,佛陀簡單地陳述他通過觀察感受所呈現的無常特性而開悟,所有追隨佛陀教導的人也應當要遵循此教導。

我們必須要領悟無常這核心的實相,才能從痛苦中解脫出來,而體會無常最直接的方法是觀察我們的感受。佛陀接著說:

「… 有三種感受(譯注:苦、樂、不苦不樂),它們都是無常的、聚合的、因緣而生的、會壞滅的,其本質是會滅去、衰敗、消逝的。   

我們內在的感受是無常特性中最顯而易見的表現。藉由對感受的觀察,我們能夠通過直接體驗而接受實相,而不只是因為信仰或理性上信服。以這樣的方式,我們從單純的聽聞實相,提升為在自身中親見實相。

當我們這樣去面對實相,必然會帶來根本的改變。佛陀說:

「當靜禪修者以正確的了知勤奮地、熱切地、自制地持續覺知,那麼身體呈現愉悅感受時,他了知:『愉悅的感受在我的身體中生起了,它是因緣而生的,不是獨立的。因什麼而生?因身體而生。但這個身體是無常的、聚合的、因緣而生的。既然愉悅的感受是依靠這個無常的、聚合的、因緣的身體而生,愉悅的感受怎麽會是恆常的呢?』

「他持續體驗身體感受的無常 ,它們的生起、滅去、止息與及對它們不執取。當他這樣做,就去除了潛藏的貪愛無明習性。同樣地,當他體驗到身體不愉悅感受, 他去除了潛藏的憎恨習性。當體驗到身體中性感受,他去除了潛藏的無明習性。

「如此觀察身體感受的無常特性,靜禪修者越來越接近無為(即asaṅkhata,不造作的,無條件的)的目標:涅槃( nibbāna)。」

憍陳如(Kondañña),第一位因為佛陀的教導而達到解脫的人宣告:yaṃ kiñci samudayadhāmmaṃ sabbaṃ te nirodha-dhammaṃ -- 「所有生起的現象,都有滅去的特性」。只有完全體驗到無常的實相,最終才能體驗到不生不滅的實相。他的宣告為後來的修行者立下路標,指示了要到達最終目標必須遵循的道路。

佛陀在入滅前說:vaya-dhammā sakhārā -- 「一切因聚合而生的皆是無常(都有滅去的特性)」。在生命最後的時刻,佛陀再次強調這些年來不斷重覆講述的重要主題。他接著補充:appamādena sampādetha -- 「勤勉,不放逸[以達成目標]」!我們必須問:要以什麼爲勤勉的目標?佛陀最後的話語,只能從前面的一句話去體會。佛陀留給世人的無價遺產是 -- 以無常的了知作為解脫的方法。我們必須努力在自身內在體驗無常,並以此圓滿佛陀最後的教誨,成為他真正的繼承人。

 

原文:https://www.vridhamma.org/node/2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