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語「Dhuna」在內觀修習中的重要性

內觀研究所

 

在巴利語中,有些詞彙看起來不是很重要,但在內觀修習中卻有很深遠的含義與關聯。在三藏(Tipiṭaka)裡就有這麼一個詞彙 「dhuna1,意思是梳理清除、抖落、擺脫。這個字的字根來源於 "dhu",意思就是「梳理清除」。在實際修持(paṭipatti)上,問題出現了-梳理清除掉什麼?如何清除?佛陀在《自說經Udāna》裡回答了這些問題:

Sabbakammajahassa bhikkhuno,

Dhunamānassa pure kataṃ rajaṃ.

Amamassa ṭhitassa tādino.

Attho natthi janaṃ lapetave. 2

「比丘斷捨所有業的,

舊有雜染生起時將其抖落,

到達「無我」和「無我的」的境界,

閒談對他已無意義。」

[佛陀說]這段話的契機,是看到一位比丘盤腿端坐,意念堅定,坐在自己身旁。他在經歷過去行為所帶來的果報時,被強烈、刺痛、粗重的感受所折磨,但由於他時時徹知無常,因而沒有失去心的平靜或平衡。[佛陀]這幾句簡短的《自說經》,確實闡述了內觀修習的整個技巧,也就是達到解脫的道路。

讓我們嘗試詳細地理解佛陀實際所要表達的意思。內觀(Vipassana)這個字是指如其本然地觀察事物的實相,而不是它們所顯現出來的表象。這是一種純粹的觀察狀態,完全沒有被想像、成見與錯覺所蒙蔽。這也是為什麼佛陀把內觀的狀態描述為yathā-bhūta ñāṇadassanaṃ3(如其本然地觀察與了知)。實修的方式就是,通過直接體驗與正確了知來體悟實相。

自我中心是所有幻覺中最嚴重、也最危險的。我們可以僅僅因為盲目信仰或理性思考,就在情感或理智的基礎上接受「無我」(anatta)的教義。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實際上我們仍過著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那麼只接受這樣的教義又會帶來什麼利益呢?這虛幻的自我持續控制著我們,因為實際上我們一直被它所淹沒。即使在理智層面全然相信這個幻覺的危險性,也根本不夠。事實上,我們一直在痛苦中翻騰,因為我們沒有直接體悟到這些危險,也沒有擺脫它的方法。

正因為思維的能力並不能徹底消除這種幻覺,佛陀才圓滿了殊勝的內觀法 -- 四種覺知的建立(satipaṭṭhāna [四]念處)4,佛陀稱之為唯一的道路(ekāyanomaggo),即唯一的解脫之道。當人們對於自身的實相充滿著幻覺,又如何能解脫呢?只有通過體悟實相、了悟自我才能消除幻覺,達到解脫。

直接體驗我們自身的實相,能避免製造新的習性制約,同時也能消除過去累積舊業(kamma)所造成的束縛:

Khinam puranam, navam natthi sambhavam.5

舊業已去除,新的不再生起

內觀如何幫助我們不再打新的結,將舊有的結打開,並根除過去所有累積的[結]呢?經典說,首先,靜修者必須有正確的坐姿 -- nisinno hoti pallaṅkaṃ ābhujitvā ujuṃ kāyaṃ paṇidhāya6 -- 盤腿而坐,挺直身體。然後,以堅定的決心(adhiṭṭhāna),完全不移動身體。現在,在最粗顯的身體層面上,已經停止了所有身體及語言上的行為,所以不會再生起新的身業(kāyikakamma)或語業(vācikakamma)。

現在,要開始嘗試停止造作一切意念上的kamma業(mano-kamma意業)。為此,必須非常警覺、專注,全然地清醒與覺知,一直保持正確的了知與智慧。覺知什麼?那就是aniccā vata saṅkhārā(諸行無常),uppādavaya-dhammino7 (是生滅法)-- 無常的真理;在身體架構之內,所有和合而成現象的生起與滅去。

內觀靜修者很快就會體悟到表面實相與真正實相之間的差異。只要以正確的方式客觀地、保持平等心地觀察自身之內所有感受,很容易可以達到一個境界:即使身體上最堅實的部分,也能如實地體驗其本來的面貌 -- 那只不過是次原子粒子(kalāpa)的振動與波動。那些在粗顯層面上看起來堅實、堅硬、而且無法穿透的事物,實際上,在最微細與究竟的層面,只不過是波動而已。

以這樣的覺知,人們可以觀察並體悟到,整個五蘊(pañcakkhandha 即五種聚合物),只不過是生起滅去的波動而已。這整個身心現象都具有不斷生起滅去的本質。 這是心與物質的究竟實相(paramattha sacca)-- 恆常不變的無常 -- 只不過是一堆生起就滅去的微細泡沫與波動(sabbo loko pakampito8)。在體悟到一切現象的基本特性只是anicca(無常)之後,就能體悟到anatta(無我,即沒有「我」、「我的」或「我的靈魂」)的特性。無論喜歡或不喜歡,各種各樣的感受一直在身體裡生起。既無法控制它們,也無法擁有它們,它們也不會隨我們所願。我們因此而體悟到dukkha(苦)的特性。通過體驗,人們開始瞭解到,把這種不斷變化的現象認同為「我」或「我自己」只會帶來痛苦。

當人們越深入了解此究竟實相的層面,就愈能強健穩固地建立真正的智慧。相比之下, 被無明所束縛的人會不斷地貪求愉悅的感受,並且渴望不愉悅感受的止息,這種建基於貪愛與瞋恨的心理意志反應就是最牢固的枷鎖。

剛開始的時候,靜修者會發現自己陷於拉鋸戰之中,一邊是對於現象為無常與短暫的了知,另一邊是基於無明而對saṅkhāra (習性)之流的舊有執著。經過反覆不斷的練習,他就可以學會區分實相與妄想的藝術。實相主導的時間將越來越長,每一個感受都能會被認清為無常,因此,伴隨著每次認知的分析,就能從「我」及「我的」的自我意識中解脫。

感受生起即滅的實相開始主導,不再有感受的生起或滅去的taṇhā(貪愛)。對於生起即滅的感受,喜歡或不喜歡都沒有意義。就是這種喜歡與不喜歡轉變成非常強烈的執著,造成心的制約,產生bhava-saṅkhāra(有行)與bhava-kamma(有業,即會帶來再生的業行),驅使眾生陷入無盡的輪迴之中。

一個不起反應的心,不會製造新的習性反應(制約)。自然的法則是,當沒有新的saṅkhāra (習性反應),意識之流(bhavaṅga-santati有分相續)中舊有累積的習性就會自動浮現至表層,然後被根除 -- 只要以aniccavijjā-ñāṇa(無常智慧)的直接體驗保持平等心,這就會自然發生。同樣地,內觀修習能讓人當這些舊有的束縛生起時,平靜專注地觀察它們無常的真正本質。憑著以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ñña)而建立的高度的平等心,貪愛與瞋恨失去力量。當心不再起習性反應,潛在的習業也不再繁衍,而漸漸被根除。

但有時候,舊業(kamma)的果報非常強烈,讓一般的靜修者完全失去平等心。智慧逐漸消退,對實相的了知也變得模糊不清,失去了對痛苦的客觀[觀察]態度,並且開始以為感受就是「我」或「我的」。儘管嘗試在理智的層面上不起反應,但實際上,他已開始認為這種痛苦永無止境,而反應也會持續不斷。

要體悟一切現象的無常本質,並打破表面上看似堅實的觀點,靜修者必須經驗到uppādavaya-dhammino(生滅法)的境界 -- nāma-rūpa(名色,即心與物質)瞬間生滅的波動或振動。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唯有通過正確的內觀修習,這是破除這些束縛的有效途徑。實際上,內觀修習的目的是為了dhunamānassa pure kataṃ rajaṃ -- 從意識的結構中梳理清除一切舊有的雜染。在這個梳理的過程當中,結縛會自動鬆開,而且每一根纖維也會從煩惱雜染中分離出來。這種清淨心弦帶來的振動,能戰勝過去所有的煩惱雜染。以身體感受作為對象修習的內觀靜修者能清楚地體驗這個過程。

如果最微小的結縛仍未鬆開,這梳理的過程就沒有完成。同樣地,內觀的練習必須持續不斷,直到身心架構內所有地方的堅實感都清除為止。

要如何才能達到這境界呢?如經典所說:

Purāṇakammavipākajaṃ dukkhaṃ tibbaṃ kharaṃ kaṭukaṃ vedanaṃ adhivāsento.9

「靜修者必須對他(她)過去行為所帶來的果報持續保持平等心,無論它們多麼痛苦、猛烈、尖銳、可怖。」

這怎麼可能呢?並不是要忍受(也就是說,由於過去的習性,而變得焦躁不安或哭泣),這樣就會與淨化過程完全背道而馳。只有培養覺知與時時徹知無常(sampajañña)所帶來的平等心(upekkhā),才能忍受如此猛烈的感受。只有徹底了知當下現象的無常(anicca)真實本質,才能承受過去[行為帶來的]果報,而不起任何反應。靜修者成為苦的客觀觀察者,而不再是受苦的人。這種不執著[的態度]能根除舊有的束縛。不久以後,將不再有觀察者,只有純粹的觀察;也不再有受苦的人,只有苦而已。

有時候會再次生起輕微的焦躁或把感受認同為「我」,引發新的貪愛與瞋恨。但只要持續練習,警覺的靜修者會到達 amamassa ṭhitassa 的境界 --「我」和「我的」妄想都被根除。在avihaññamāno 的境界 – 即沒有焦躁不安,他(她)能承受任何事情,即使是最劇烈的感受。成果就是sabba kammajahassa -- 停止造作一切新業。現在,靜修者全神貫注於dhunamānassa pure kataṃ rajaṃ,即持續淨化的狀態,因為他(她)已不再造作新的saṅkhāra(習性),也就是新的cetanā(思,即有意行為)或新的kamma(業)。就這樣,舊有的saṅkhārā(習性)自然就會一點一點地(thokaṃ thokaṃ)被根除,而到達visaṅkhāra gataṃ cittaṃ10 -- 心徹底淨化的境界。修習這個方法的靜修者需要將所有的時間投入到實際的練習 -- attho natthi janaṃ lapetave。哪裡還有時間耗費在無用的談論?每一刻都非常珍貴,不能浪費。只有不瞭解修習的嚴肅性,不正確用功的人,才會將時間浪費在談話上。體悟實相的神聖修行,會被貶低為知識上的閒談。唯有通過實修才能達到解脫,這是言談討論永遠無法達到的。

這就是為什麼佛陀對那位在這條通往解脫之道上堅毅修持的比丘讚嘆:「盤腿而坐,挺直身體。然後,以堅定的決心,承受過去行為所帶來的果報,被猛烈、刺痛、粗重的身體感受折磨,保持著敏銳的覺知,時時徹知無常(sati-sampajañña),不造作新的業(kammas),當舊有的煩惱雜染生起時,便其梳理清除,絲毫不留『我』及『我的』。」

 

註釋:(所有參考文獻皆是根據內觀研究所的版本)

1. 在整個Tipitaka三藏中,此字共出現19次
2. Udana 21
3. Patisambhidamagga 1.18
4. Digha Nikaya 2.373
5. Khuddaka-Patha 6.15; Suttanipata 238
6. Udana 21
7. Digha Nikaya 2.221
8. Samyutta Nikaya 1.1.168
9. Udana 21
10. Dhammapada 154

 

原文:https://www.vridhamma.org/research/Significance-of-the-Pali-Term-Dhuna-in-the-Practice-of-Vipassana-Meditation